今天剛從PTT的台灣籃球版(basketballTW)看到,在張立群主播的blog上公佈了今年中華男籃的國手培訓名單,根據文章指出,「原本計畫選出15名球員,但有鑒於多名球員有傷在身,因此擴大成21位。預計在6月6日上午報到開訓,瓊斯盃結束才會因狀況或傷勢縮減為亞錦賽的報名人數12~15名球員」。詳細的國手名單如下(斜體字是引用主播的內容,黑體字部份是我修正張主播文章):

控球後衛:李學林、陳志忠(裕隆),陳世念、許皓程(台啤),吳永仁(緯來)
得分後衛:林志傑(台啤),張智峰(達欣),周士淵(裕隆)
小前鋒:呂政儒、陳信安(裕隆),楊哲宜(緯來),楊敬敏(原台銀,已與臺啤簽約),林宜輝(達欣)
大前鋒:何守正(台啤),陳子威(達欣),李啟億(緯來),岳瀛立(原台銀,將轉去達欣
中鋒:曾文鼎(裕隆),田壘(達欣),吳岱豪(原東森,已與臺啤簽約),簡嘉宏(東風)


「其中又以吳岱豪、何守正與陳志忠三人情況最為特殊,據了解何守正和陳志忠因為身體有傷,仍必須評估最後身體狀況。吳岱豪的部份,鄭光錫教練對他非常賞識,但由於吳岱豪目前人在大陸,還得確認他的參賽意願。教練團的部份,除了總教練是韓籍的鄭光錫之外,助理教練是達欣總教練劉嘉發,以及教練兼翻譯王炳盛,前國手「籃球博士」鄭志龍擔任球隊經理。」

看到這樣的陣容,我有一些感想,雖然我不是南韓的鄭光錫教練,也沒有辦法決定球員名單以及戰術,但根據自己才疏學淺,都是從電視上看來,對於這些球員的一些以往表現,想要稍微表示個人意見。
首先是針對球員名單部份,我自己最早的想法是只列出12~15人,大致名單如下:

後衛:陳志忠、李學林、張智峰、吳永仁
前鋒:林志傑、田壘、陳信安、楊哲宜、楊敬敏、李啟億、何守正、簡嘉宏
中鋒:曾文鼎、吳岱豪、吳志偉

名單跟所屬位置都是根據我個人的印象,所以跟官方公佈名單其實出入狀況不小(我多了吳志偉,然後個人所屬位置也有差別)。會選吳志偉的原因是,畢竟多一個長人,總比少一個要好,而且根據我自己的戰術想法,吳志偉是有一定用途的。

如大家所知,近幾年的中華隊,又被網友戲稱為「中華裕隆隊」(因為球員與教練大多是裕隆體系出身),基本上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只是或許因為這幾年「恰好」中華隊的國際戰績較差,所以有點池魚之殃吧。或許是這個緣故,今年的球員其實比以往平均不少,甚至連教練團也大幅更新。不過好像是從裕隆體系,轉到達欣體系而已?!當然,我還是要強調,這基本上不是壞事。「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借我引用某人名言,不要說我不愛台灣XD)。

其實在公布之前,我自己選的這隻中華隊,就多少是將符合裕隆與達欣的風格的球員選入。有的時候,只走一種風格,除非選擇的球風熟練到不行,否則是否能夠一招半式闖江湖,其實有待商榷。一支純半場進攻,或是一支純開放式進攻的球隊,要成功的機會不是沒有,只是必須將該風格發揮到淋漓盡致,才可能成功,那是最頂級的理想狀態。但是仔細想想,我們的中華隊可能達到這種最頂級的理想狀態嘛(其實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全世界也寥寥無幾)?那麼不如退而求其次,來個見招拆招總可以吧?這也是我當初選球員,以及對戰術的考量出發點。

怎麼說見招拆招呢?其實前面提到了,我比較注意的是「裕隆」與「達欣」風格。當然這邊的風格,是我印象中這兩隻球隊以往至今的風格,不能全以現在所看到的情況來說。我的印象中,裕隆比較偏向「主宰半場陣地」風格,而達欣比較偏向「全場開放式攻擊」風格(有錯請指正),而這就是見招拆招的根本。如果以我的想法來說,在兼顧風格與得分方式上,我可能會排出這樣的先發陣容:

「裕隆風格」:
控球後衛:陳志忠    得分後衛:楊敬敏    小前鋒: 陳信安    大前鋒:曾文鼎    中鋒:吳志偉 
「達欣風格」:
控球後衛:李學林    得分後衛:張智峰    小前鋒:林志傑     大前鋒:田壘        中鋒:吳岱豪 
(好啦,排得很爛我知道,不要鞭我)

裕隆風格強調半場作戰,重視籃板與防守(......好啦,至少身材比較好可以吧?)。外頭有陳志忠,內有曾文鼎的防守與籃板,加上吳志偉的身高,算是比較是適合半場作戰的隊伍,攻擊力也有一定水準,陳信安的爆發力(雖然有時不穩定)、楊敬敏的中距離,陳志忠的的外線,曾文鼎的籃下,這樣算是比較是合辦場作戰的風格。

而達欣風格強調速度,強調攻守轉換後的快速進攻與外線。李學林的速度,就是這隻隊伍的核心精神所在。張智峰的防守,是這個風格的大鎖,而且他的進攻也常被大家忽視。林志傑的切入突破、切入後分球以及大號三分球等進攻方式,其實比較適合達欣風格。田壘應該毋庸置疑,這正是他最習慣的風格,而且這個風格需要他的身材優勢以及籃板。吳岱豪由於曾在NCAA第二級聯盟比賽過,也打過小前鋒的位置,只是拉回國內,他的身材還是會讓國家隊把他選為四號或五號的球員。但若特別要他進行半場攻勢,似乎有些浪費,因此將他選入達欣風格隊,可以他的身材與籃板協助這隻球隊的防守,也可以以他鍛鍊過的技巧與速度,融入這個風格的作戰中。

當然並不是說這兩個風格的球員,彼此之間不能混雜交錯,而只是我個人覺得,依照這樣的排法,可能比較能發揮出個人的能力以及整理搭配的風格吧?至於吳永仁、何守正、楊哲宜、李啟億、簡嘉宏,其實也都各自可以歸入這樣的作戰風格中,前三者比較能融入我所認定的達欣風格,後兩者則較適合裕隆風格。只是由於簡嘉宏可能比較缺乏國際賽經驗,因此這次入選,培養經驗的可能性較大。

當然,實際比賽時,也不太容易根據某某風格去制定比賽的戰術,畢竟「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而促使我這麼編排陣容的原因,其實在於打破「明星球員」的想法。別誤會,我這裡所指的明星球員,是指去年被報紙狂寫的「中華F4」(今年吳岱豪回來,會變中華F5嘛?XD)。把一堆明星球員放在一起就一定打的好嗎?其實不然吧!所以我才會想到,如果根據F5的特性,加上其他適切風格的球員,來分別形塑兩隻不同風格的隊伍,說不定更能發揮出他們的特性所在。

當然,以上內容,也可以說我是純粹在打嘴砲,畢竟我不是什麼「專業教練」、「專業裁判」、「專業主播」等,只不過是一個跟大家一樣,只會在電視前或是球場前,看著人家打球、動動嘴巴的鄉民而已。但是我想大家都還是希望,中華隊能夠擺脫這幾年以來國際賽的低潮,能夠至少重新打回亞洲前四(很難我知道)。還記得當年東亞運動會,中華隊戰勝南韓那一次嗎(神奇老爹,你指著計時鐘對紀錄台大叫的畫面,至今我仍歷歷在目)?在亞洲各國的水準不斷提昇的狀況下,要重回四強當然難度很高,不過我相信,只要肯做,就有機會;只要認真,夢不會永遠是夢。

我希望以後提到台灣籃球,不管是外國人也好,本國人也罷,都能夠表達出一定的敬意,而不是那種淪為被外國隊伍屠殺的情況,或是本國民眾說臺灣籃球沒救了,或是臺灣籃球只是看帥哥美女而已。我希望臺灣籃球能夠在被大家提到時,都能是舉起大拇指的稱讚。那要怎麼做到呢?「態度」(對不起,借我引用臺啤隊的慣用語),遇到每支球隊,都要全力以赴,不要再玩小手段選對手了,誰知道今天選一選,明天的對手會不會突然變成大白鯊?我們球迷要的除了勝利之外,更在乎的是有沒有用心去比賽。不管比賽的球員、訓練的教練團、協助的籃協與政府,唯有你們都用「認真」、「用心」的態度,在每個環節都能上下一心,努力執行,臺灣的籃球才有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