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十世紀的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菏(AndyWarhol)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 我感覺我的十五分鐘,好像就發生在最近這幾天,自己的Blog被瀏覽數的快速上升的過程中,甚至登上痞客邦首頁的專欄,真難以想像!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情緒波動,似乎隨著人氣度的變化而變化,而這是好事嘛?

其實我根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這個Blog開了蠻久的,之前也擺爛了很久,瀏覽數總累積大概才15,000上下,可是沒想到這一周內,瀏覽數狂增,到現在應該已經破了20,000吧?雖然跟其他有名的Blog比起來,這樣不算什麼,不過從這中間,倒讓我仔細想想,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與過程,並且反思自己對於Blog的一些想法。

其實我想被瀏覽數直升的原因很簡單,只有三個字,那就是「王建民」,而發生的過程,是因為在PTT的王板發表的文章,內容主要是小王比賽過程的精彩鏡頭的分享,而這也就是被瀏覽數狂飆的最大原因。

其實對我而言,以前不太會去在乎自己的相本或是Blog的被瀏覽數,只是純粹想把照的相片,自己腦袋中想的雜七雜八的想法,找一個地方呈現出來罷了。雖然有時會在PTT的Share板分享,不過其實也是因為特別的活動(像是美女或是畢業成果展),才會有在那分享的念頭。不然就只是因為地方性的聚會活動,就只會分享在汐止板而已。

這次其實也是一樣的理由,只不過因為我正好在試驗筆記型電腦的電視卡的錄影功能,正好臺灣之光「王建民」出戰,正好錄了下來。錄完之後,正好想說來試驗一下痞客邦的影音上傳功能,這還是我第一次處理這種線上影片分享的經驗呢。然後整理完後,也只是抱著分享的心情,到王板發表了兩篇文章(對白襪以及對紅襪的比賽),沒想到就有這麼驚人的效應。看到那麼多人,為了王建民的比賽(當然不是為了我的文字XD),這麼關心小王的表現,那種大家一起共同為了一個目的的感覺,確實令人感到窩心。我想之後只要我注意到的話,我可能都會把比賽錄下來,然後分享一些畫面跟心得吧(當然要我記得啦,有人願意提醒我的嘛?XD)。

後續思考:

「 一個Blog所發表的文章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引用串連,沒有經常性的留言回應,就無法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部落格。如果只看文章本身而不看他人發表的評論迴響,那可是大錯特錯,因為這些回應正是見證部落格精神的獨特之處,這種共同參與的特性是部落格的重要基石,讀者之所以回應,並非只是要抒發意見,甚至是一種展現自我存在的意念,表示自己正參與這場遊戲,同時也可以鼓勵部落客的繼續創作(施瑞瑄譯,2006)。」

上面這段文字,是以前自己在寫報告時,從一本書中看到的。我想如果照這個論點,臺灣目前最成功的Blog,當然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彎彎」了。或許論實際的內容,「彎彎」的Blog並沒有太多艱澀高深的學問,但是她卻是一位最成功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甚至能夠走上商業化之路的「Blogger」。當然其他走出商業化之路的「Blogger」也很多,但以一些觀察數據來說,我想「彎彎」應該還是最有份量的一位。

 當然我從來不敢夢想能像「彎彎」那樣,對我來說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我們這些「Blogger」,有時候必須要想想,我們是否能夠發揮影響力。有人說Blog的興起,帶動了「平民新聞」的時代,或許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確實已經發生。但是在發揮影響力後,我們是否更需要仔細想想,我們能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我們應該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施瑞瑄譯(2006)。Cyril Fievet & Emily Turrettini原著(2004)。誰沒部落格!(Blog Story)。台北市:商周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