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背景和動機:

最早想要研究這方面題目的原因,是由於接觸網際網路已有一段時間,並且感受到網際網路與現實之間似乎有著某種不連續的斷裂感。加上本學期之前的報告,也選擇了和此方面有關的題目。在透過閱讀相關書籍時,感到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配合現代工業社會以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似乎越來越嚴重;但是在網際網路中,透過匿名性而使得那種疏離感似乎又消失了。因此想要研究網際網路對於居住在社區中的居民,是否能夠透過網路來達成社區意識的凝聚以及文化的塑造。

二、研究問題及方法:
在本篇報告中,所欲研究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數點:
1.在網路空間中,利用什麼樣的策略及工具可能促進社區居民的認同意識?
2.這樣的策略及工具是否能夠使社區居民對社區認同意識的形成有所幫助?
3.而在網路空間中形成的認同意識,是否能夠轉變成現實社區的認同意識?
4.若社區認同意識的逐漸形成,社區居民是否能利用網際網路形塑出獨特的社區文化?

 

本研究將先透過相關的文獻回顧,找出過往曾經利用來促進社區意識形成所採用的網際網路工具,並針對這些工具可能產生的效果做出整理,並利用整理的結果來挑選出採用這幾種工具的社區,作為研究對象。

之後將針對挑選出的社區,透過使用參與觀察法以及問卷調查法,來了解社區居民使用這些工具的情況。試圖了解居民透過這些利用網路工具的方式,來形成其社區意識的情況;以及了解這些在網路空間中所建立出的認同意識,是否能夠轉變為現實空間中的社區認同意識;最後並觀察這樣的認同意識,是否能協助社區居民再反回去利用網際網路來形塑社區獨特的文化。

三、過去相關研究文獻探討:

以下針對近幾年來國內對於此研究題目相關的碩士論文,便分別闡述其研究結果,與本篇研究題目以及對本研究概念及研究設計形成的相關。

曹小鵬(民91)的研究結果顯示,社區網路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播媒體,E-Mail、BBS以及WWW等是受訪者最常使用的網路功能。受訪者使用網路的動機與需求,會影響受訪者對網路內容或功能的選擇。至於受訪者對網路使用的滿足感,明顯表現在對網路的資訊豐富性、即時性、互動性、文本感官性以及方便性等滿足因素;而不同使用動機者,對於網路滿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最後經迴歸分析發現影響社區意識建構之重要因素分別為:「使用社區公佈欄情形」、「資訊豐富即時性滿足」、「網路使用時間」、「BBS使用情形」、「E-mail使用情形」、「年齡」、「收入」等變項。

許景琳(民92)的研究指出,社區網站運作有幾項因素:(1)社區居民上網工具的普及性;(2)社區居民上網瀏覽社區網站的推動;(3)社區網站內容與資訊的更新;(4)社區網站的互動。在推動的過程中發現社區網站的運作需要社區團隊的合作,與傳統參與模式相同的,仍需要有良好的社區工作團隊來執行,網際網路的溝通可促進社區意識的凝聚,因此網際網路可成為民眾參與的工具之一。雖然參與的各項工作,皆可利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來達到,但參與的推動仍需靠人與人實際的操作,網際網路只能當作一輔助的工具。社區工作者如能有效的利用網際網路來輔助各項社區參與的活動,將可更有效的達成居民社區參與的工作。在推動網際網路輔助社區民眾參與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如社區組織的支持與執行,網路相關專業知識的不足,而社區本身人力的投入相當的重要,如果專業者提供太多的支援,在專業者撤離社區後,常常導致社區網站無人管理的困境。
彭博文(民90)的研究成果指出,社區網路就如過去的社區報紙、社區電台、社區紀錄片、乃至於有線電視公眾近用頻道、地方頻道的發展,也被視為是有助於社區發展的傳播科技。由於網際網路的媒介特性,使得社區網路可以展現更多不同的服務、意義,社區網路除了可以是社區的傳播工具、資訊中心,也是社區的電子公共領域,還可以結合社區電子商務、社區隨選電視、甚至社區保全系統等等,促進社區發展。另外,應用於社區的傳播科技是多元並存的,一個社區可以擁有不只一份的社區報紙、社區電子報,也可以同時存在社區報紙、有線電視公眾近用頻道(地方頻道),或社區網站。

黃立凱(民91)的研究指出,資訊科技對於社會資本的影響主要來自於成員是否能夠從中得到有效的社群參與管道,真實世界的活動參與雖然重要,但若搭配線上社群互動的效果,對於成員社會資本的累積有更明顯的提升效果。若僅單獨注重在社區網站的建置,在網站內容上無法與社區居民之日常生活相結合,吸引居民參與使用,對社會資本的提升效果相當有限,另一方面,若僅注重提升居民參與社區活動,在提升社會資本上雖有幫助,但效果仍然沒有網路社區結合社區活動來得好。

廖鐿鈤(民90) 的研究指出,虛擬社區的定義是一群人在網路虛擬空間中互動,彼此分享情感、建立人際關係,於是凝聚出一個社區。虛擬社區可說是實體社區的延伸,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凌駕於實體社區之上。在比較虛擬社區與實體社區的差異時,首先是在互動、情感的支持上或建立人際關係,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喜歡與他人接觸,因此與他人產生互動並建立情感支持系統、人際關係,如此可擴充生活領域。但在網路空間中,尤其在網路的匿名又連結的特性下,更可以發揮這類功能,可以算是實體社區的強化。

對這些虛擬社區的研究當中可以區分兩種影響社區凝聚力的力量,一是虛擬社區的拉力,另一種是真實世界的推力。從虛擬的角度來看,網路基本上提供許多需求,從所謂的生理需求到自我充分發展,當中還包括歸屬感、尊重等都提供一種滿足的可能;而從真實世界的角度,有些人生活在社會的壓力下,備受歧視,而身處於弱勢族群中。在佛洛伊德的討論中,夢是一種宣洩或逃避的管道、是一種改造行為;是為了逃避現實原則、為了滿足快樂原則,即使它是處於虛幻與真實間。如今網路提供類似的空間,而且網路同樣具有虛擬與真實模糊的特質,甚至是一個比較合法的空間,所以這類人會想逃入虛擬空間中,這也是真實世界正處於推力的位置,這兩種類型有可能會影響社區的凝聚力。

四、和社會學理論及概念的關聯
在此將以會應用到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中,Goffman的劇場理論(dramaturgical approach)的概念;同時會用到社會學對於社區(community)、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等概念;以及社會學對於文化的定義。以下先分別對這些會用到的理論及概念作簡單的介紹:
社區:

以Schnore的定義來看,他認為社區是一群人植根之地。成員在每天生活中相互依賴並舉行許多活動來滿足成員的經濟及社會需要。(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民84)
虛擬社群:
一群人在網路虛擬空間中互動,彼此分享情感、建立人際關係,於是凝聚出一個社區,不管實體或虛擬同樣具備這些要素存在,但是不可忽略網路的特質,它可以是匿名、即時、互動、無國界等,這是傳統社區與社會無法提供的功能,也是因為如此,傳統社會學對社區與社會的爭議也消彌,在此統稱實體社區,於是虛擬社區可說是實體社區的延伸,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凌駕於實體社區之上。扣緊虛擬社群這個詞來說,這個詞所要描述的是一種不直接面對面,經由媒體的中介所形成的人際關係。(廖鐿鈤,民90)
社會距離:

指的是人際關係網路的連結,例如,如果兩人之間除了互動當下的接觸以外,沒有其他第三者的中介,流言傳出去之後,不可能傳回來,則社會距離是遙遠的,反之,要是兩者之間存在著許多人際關係的連結,且可以輕易地定位出對方的位置,則社會距離是接近的。換言之,越直接、重疊的人際關係網絡意味著越短的社會距離,而越間接、分散的人際關係網絡則社會距離越遠。也就是說,衡量社會距離的標準不只有社會關係的直間接之分,還要考慮關係網絡形態的分散或重合。(黃厚銘,民88)

文化:
Smelser指出,文化是指任何一群人共同持有的生活經驗,及指導其行為的信仰、價值和表達符號。Giddens指出,文化係由一既定團體之成員所持有的價值、所遵循的規範、以及所創造的物品等所組成;同時也指涉社會成員或社會裡團體成員的生活方式,也包羅了他們所創造的且因此對他們而言有意義的事物。(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民84;張家銘等,民86)
Goffman的劇場理論:

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個人為主,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互動的方式,他指出在這種過程中,個人的行動常常是『裝給對方看』的行動方式。且他將人們的行動分為兩種:前台(front region)與後台(back region)。前台是社會行為者需要特別表現自己以造成或保留特殊印象的社會環境或公眾場所;後台則是社會中任何與前台相對的環境,是人得以從所飾演的角色中休息撤退的所在。該理論認定人們的日常行動大部分是偽裝給別人看的,希望別人會以自己前台所裝出來的舉動來衡量自己,以此來跟自己交往。這個裝給別人看的行為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人們一方面遵照社會規範來裝給別人看,可是一方面卻又想脫離社會規範所施予的壓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事實上都是裝出來的自我。(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民92;黃厚銘,民88)

 

五、利用社會學理論及概念的解讀
以Goffman的劇場理論的觀點來應用到網路空間時,產生了很有趣的現象。原本在現實空間中,人們透過『前台』的表演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在網路空間中,這種情況變的更為普遍。因為在現實空間中,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人們在『前台』一次只能表現出一種行為;但在網路空間中,卻因為其超越了時空限制的特性,使得人們可以在同一時間中,表現出許多不同的行為。亦即當人們只要在網路上有超過一個以上的虛擬化身(類似MUD中的遊戲角色,或是討論區、BBS中不同的ID),即可在不同的化身之間,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同的活動範圍也分別構成一個個幾乎互不交疊的前台,人們隱匿了部份或全部真實世界的身分,並決定自己打算呈現的面貌,因而也比較容易做到Goffman所謂的觀眾區隔,所以一方面個人得以塑造一個有別於真實世界的自我認同,另一方面在網路上也可以同時維持數個不同的身分。個人因而可以藉此主動地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以及相應的人際關係。同時,網路上人際互動的公共性,也使個人可以輕易地將自己呈現在公眾的面前,這就與舞台表演一樣,表演者在前台則盡力地扮演著觀眾期待的角色,在後台隱藏了部份的真實身分。

自現代工業社會以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越來越嚴重,社區居民間彼此可能平常見面時,僅是點頭打招呼,甚至互不理睬,造成雖然他們身處同一個社區空間中,但是彼此之間並沒有任何聯繫,對於社區也沒有所謂的共同意識,人人僅抱持著『自掃門前雪』的這種心態。但由於網際網路的特性,藉由電腦網路的溝通聯繫功能,可以讓這些原本沒有機會相識、或是無法保持聯絡的人們,得以通訊、交談,進而得到相互了解,甚至能夠維繫感情,所以網際網路可以拓展個人的人際關係。若是有辦法在社區中,採用網際網路的這種特性,似乎可將社區居民之間那種『前台』中的冷漠行為的表現予以解凍。在互動的開端,網際網路在現實空間中的隔離其實提供了互動可能性的基礎,由於網際網路的隔離,使得我們不必擔心身體的安危;同時,不順暢的互動也不會立即碰觸到自我的身分認同。但是,為了取得信任,以便克服物理、互動、社會與心理距離,達到相互了解,互動的雙方必須主動或被動地提供自己的基本資料。其間的關鍵在於如何取得信任,並且這個取得信任的過程具有強烈的交互影響,只有在雙方都願意開放自己時,這個相互探索的過程才可能進行得下去。故在這種不必擔心面子或是身體上的安危的狀況下,將可使得居民彼此之間的社會距離快速拉近,將有助於其在網路空間中的交往。

由於真實世界仍然有它的優位性,不論使用者是否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網路上,或是在主觀意願上比較喜歡網路上所扮演的角色,由於物理上身體的限制,他仍舊必須回到真實世界來過生活。也就是說,不論在網路空間中交往多麼地熱絡,終究是要回到真實空間的生活。因此原先在網路中交往的人際關係,會因為使用者在網路空間中的關係逐漸加深,而將這樣的關係帶入到真實空間中,亦即原先可能在真實空間中互不相識的兩人,會因為網際網路的關係,而使得雙方在真實空間中相見,進而培養更深的關係。就是希望透過這樣的關係塑造,來打破真實世界中的疏離感,拉近社區居民之間的社會距離。

當然,這種在網路上建立平行於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或虛擬社區的類型,除了一開始物理距離與互動距離提供了一個降低尷尬風險的基礎以外,其後無論是物理距離、互動距離、社會距離,還是心理距離都很可能會變成需要克服的對象。至少,既有的物理距離與互動距離可以讓使用者比較能夠掌控要與他人保持怎麼樣的距離,建立什麼樣的關係,長久而持續的關係有可能一直停留在虛擬社區裡,也可能延伸到真實世界去。

而根據之前的研究,因為社區中提供了網站或是討論區,甚至是BBS的服務,使得居民之間更能夠交換訊息,做平常事務上以及情感層次的交流。如此一來,一方面使得居民彼此之間產生了連帶的關係,另一方面透過使用社區的資源,也可間接加深居民們對於社區的認同感。並且希望透過居民彼此之間的聯繫,以及對於該社區的認同感,來重新形塑該社區的特有文化。

在此分享一個例子,在性質上跟此題目很類似,是屬於學校中的學生的認同感。早先在網際網路並未像如今廣為人使用時,各大學內可能都會架設一個屬於學校的BBS站台,而且使用的成員大多都是校內的學生。像我一樣的大學新生們,在剛進來學校時,對於學校本身並沒有什麼認同意識,甚至對於同班,或是同年級的其他班級系所的同學們彼此也互不相識,這樣的場景有點類似於所要研究的社區的場景。

但是在透過使用由學校架設的BBS站後,因為可以很明顯地在上面看出其他使用者是否來自校內,而且討論版中討論的大多是校內學生或是教師及行政部門的相關事宜,很容易就讓使用者們彼此找到共同的話題,並且開始在BBS站中發展其獨特的人際關係-雖然使用者並不認識和其有交往關係的人是誰。使用者們不但會在網路空間上有交流,同時由於在真實空間中的接近性(同處一個校園或是一棟宿舍中),使得彼此得以迅速地將網路空間中所建立的關係,轉移至真實空間中,也就使得原先素昧平生的彼此,得以在真實空間中見面及交往。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使用者們會對於BBS(也就是該校的象徵)的使用,產生一種認同意識。並且在人際關係的交流,以及對於BBS(學校)的認同意識的交互作用中,所有使用者共同形塑該BBS上所特有的文化。

當然這樣的粗略未經詳細設計的觀察必然會產生偏誤,例如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已經認同這間學校,擁有對此學校的認同意識,所以才會進來這間學校,所以之後即使觀察到他在網路空間的表現,也無法判斷其是否是因為透過網路空間的特性來形塑他對學校的認同意識。但是在這樣簡略的觀察中,的確是可以看出有這樣的趨勢存在,當然其中的心理因素並不想詳加深入探討。但是從校園中的學生對於學校認同的態度轉變,是有可能可以在社區環境中觀察到同樣的變化的。

不過這樣的研究當然還是有所限制,除了在社區居民的硬體,也就是每戶都需要有可以上網的電腦、由社區提供聯繫服務的主機等方面;另外在軟體方面,這裡所指的軟體是指居民應用電腦的能力,反而才是真正的決定關鍵點所在。曹小鵬(民91)的研究有提到一些重要因素,但是在其研究可能漏掉了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教育程度。由於網際網路是近10年以來才蓬勃發展,且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接觸到網際網路的機會也大,對他們而言,使用網路的能力的進入門檻較低,也使得他們較願意使用電腦與網路。而之前所說的學校的情況,因為學校電腦數以及教育程度及年齡等因素較為一致,或許較容易推動這樣的變化。而在一般的社區中,年齡、教育程度都不像在學校般的整齊,因此在推動上,也可能較為困難,受到限制。

 

六、參考文獻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民92)。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1998)原著。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縣:韋伯文化。
曹小鵬(民91)。社區網路使用動機與行為對社區意識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網路社區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許景琳(民92)。網際網路輔助社區民眾參與模式之研究以霧峰鄉太子吉第社區災後重建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縣。
張家銘等譯(民86)。Anthony Giddens原著。社會學(上)(第二版)。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陳光中, 秦文力, 周愫嫻譯(民85)。Neil J. Smelser原著。社會學(初版二刷)。台北市:桂冠。
彭博文(民90)。社區網路:嘯潛山莊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立凱(民91)。社區網路對於居民社會資本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市。
黃厚銘(民88)。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檢索日期:94.01.27。取自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World Wide Web:
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tst/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廖鐿鈤(民90)。網路入侵-虛擬社區對真實世界的滲透。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文輝(民89)。社會學理論(再版三刷)。台北市:三民書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sara 的頭像
    basara

    Basara的胡思亂想

    ba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