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學習型組織的這門課,從第一週開始,老師就讓我們閱讀了許多書籍,其中有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直接相關的書籍,也有不是那麼直接相關的書籍。接著透過這一學期持續的上課,讓我們學習著從『五項修練』中找尋到自己關注的議題,自己能夠追求的『願景』。這一學期下來,個人似乎找尋到了一個想要追求的願景,或許對現在的自己,這個願景仍然過於遠大,但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只有在不停地追尋之中,才讓自己有成長的可能。

五項修練
     在報告開始之前,再次將Senge的五項修練做個簡單整理如下:
     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
     身為群體中的一小部分,置身其中而想要看清整體變化,是加倍的困難。我們因而傾向於將焦點放在系統中某一片段,但總想不通為什麼有些最根本的問題似乎從來得不到解決。因為他們都息息相關,且每次運行的模式相同,每個環節都相互影響,這些影響通常是隱匿而不易被察覺的。唯有對整體、而不是對任何單獨部分深入的加以思考,才能夠了解系統。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
     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甚或至圖像、印象。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練的起步。
     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是一種共同的願望、理想、願景或目標。組織所缺少的,是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共同願景的修練-指的並不是一本按步執行的手冊,而是一套引導學習的原則。一味試圖主導共同願景(無論多麼的有善意)會產生反效果。
     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團隊學習的修練從『深度匯談』(dialogue)開始。『深度匯談』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攤出心中的假設,而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深度匯談』是指在群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較個人深入的見解。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系統思考,因為它是整合其他修練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如果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練之間如何互動。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並不斷提醒我們:融合整體能得到大於各部份加總的效力。可以一種新的方式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與所處的世界: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從將問題看做是由『外面』某些人或是所引起的,轉變為看到自己的行動如何造成問題。(彼得.聖吉,1995)

願景
  個人的願景,也可以當作個人亟欲自我超越的目標,就是希望自己能變成『知識份子』。這裡所謂的『知識份子』並不是那種只在專業學識上有所成就的求學者;而是希望自己能夠有道德勇氣,針對自己認為不公義的事情發聲,秉持著中立客觀的角度;追求的是真理而非個人渴望的物質成就。
  而老師曾經說過,個人的願景是可以和其他人的願景匯集在一起的,而形成一個更遠大的願景,也就是學習型組織中的『共同願景』。每個人的願景可能就像一滴小水滴,是可以透過慢慢地聚集起來,形成水池,甚至更廣大的池塘、湖泊、甚至於海洋那麼大。所以我除了希望自己能成為『知識份子』外,更希望能透過這種匯集的可能,找尋到更多與自己有相同願景的同志們一起努力。甚至希望能夠從我們『獨善其身』為出發,能夠達成『培養知識份子』的更遠大的願景。
  以下的報告主題,是借用薩依德的『鄉關何處』這本書所選出來的『開始』、『再現』、『流亡』的順序來做編排。雖然這樣的編排和一般的報告方式不同,但我認為以薩依德的這三階段來說明一個知識份子的形塑,是非常清楚而且合適的。但是或許個人會稍微逾越自己的本分,另外加上了一個階段為『集結』。因為薩依德認為知識份子的聲音是孤獨的,但是個人認為可能不是如此,因此試著加上這個階段,來試著從個人出發,進而能讓這個願景發散出去,形成一個群體的力量,也就是形成一個『知識份子的學習型組織』。

開始
開始是世俗的、人為的、不斷重新檢驗的;源始則是神聖的、神話的、特權的。指出開始通常也包括了指出、澄清一個後來的意圖。開始是意圖產生意義的第一步。(艾德華.薩依德,2001)
  一切的事物都有開始,就像上面所說的,開始是世俗人為的。所以知識份子的成長,自然也是人為而處於世俗的;真正的知識分子是世俗之人。不管知識分子如何假裝他們所代表的是屬於更崇高的事物或終極的價值,道德都以他們在我們這個世俗世界的活動為起點-這些活動在哪裡發生?為了何人的利益?是否符合一致、普遍的倫理?如何區分權力和正義?揭露了哪些個人的選擇和優先順序?(艾德華.薩依德,2001)
  而個人對於知識份子的這個願景是怎麼開始的呢?或許可以從以下的幾個人的事蹟來闡述形成的過程:
1.克里斯多福 J. 麥克肯多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
  為阿拉斯加之死的男主角。父親為知名的太空工程師,曾受雇於NASA。1990年5月從亞特蘭大愛默瑞大學畢業,成績3.72(滿分4)。死於1992年8月18日。年僅24歲,家庭經濟狀況良好,個人也以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但為了自己個人的理想,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天就和家庭斷了聯繫。他崇尚梭羅的行為,反對現有社會的主流價值,為了追尋自己的理想,孤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野中。而為了追尋這樣的理想,將自己的生命也埋葬於斯。
2.享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為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一生崇尚自然主義,喜愛儉約的生活,獨來獨往,享年四十五歲,於一八六二年逝世。湖濱散記是紀錄梭羅在華爾騰湖畔隱居二年又二個月的生活散文,隱居期間,梭羅自己蓋了間小木屋,僅花了二十九元購買木料,並且開始進行生活實驗。書中詳細記載梭羅簡樸的田園生活,每年的花費也僅有八塊美金,後來的人稱盧梭當時的生活為「出世」,據傳梭羅回到資本社會,一度反抗納稅的律法,其稅金也都由朋友代為支付。從此梭羅開始關心政治及社會議題,並且認為政府不應該干涉人民的自由,人類的道德規範應該超越人為的法律,人們應該遵守內心的律法,而非人為制定的法律,且當人為制定的法律與內心的道德標準相衝突時,應該以道德標準為優先,這些無為政府主張也成為梭羅日後的中心思想。梭羅是以一知識分子之驅書寫簡樸之實,字裡行間反而是以資本家的角度來嘲諷資本主義的敗壞。痛斥物慾橫流的資本主義,也在書中不斷批判政治的病態,提倡返樸歸真。梭羅並非是一個自視清高的隱士,梭羅並沒有鄙視在資本社會打滾的朋友或親人,也沒有與社會斷了聯繫,甚至不斷以演講、書寫等傳播工具宣揚自己的思想。(亨利.梭羅, 1998)
3.派奇亞當斯(Patch Adams)
  是電影心靈點滴的男主角,他在少年時期,因為患有憂鬱症因此住進精神療養院,他在出院後便立志要當醫生,於是在六零年代末期和七零年代初期進入維吉尼亞醫學院就讀。雖然他的天資聰穎,在醫學院的成績非常優異,但是他卻非常反對傳統醫界那種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思想。他相信歡笑就是最好的處方,他為了把病痛纏身的病人逗笑,於是成天穿色彩鮮艷的花襯衫,有時候會用塑膠醫療用品裝成小丑的紅鼻子,或是扮成大猩猩,甚至還有一次為了替一位病人實現夢想,他還在游泳池放滿麵條,讓這名病人如願在麵湯裡游泳。他為了帶給病人歡樂和希望,可以說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可是他這種離經叛道的思想和做法,卻被保守的醫學院長視為眼中釘,並且威脅要他退學,不過他仍堅持自己關懷病人、以病人為重的理念,和傳統的勢力周旋到底,最後終於成功地拿到醫科學位,在畢業後成立一個「健康中心」,徹底實踐他的理念,為病人建立一個充滿關懷和歡笑的醫療環境。根據片尾結語,目前Dr. Patch Adams 仍在美國 West Virginia 州繼續他的 Patch's House, 一個家庭式的義診中心。十二年來,這個家庭診所已救助超過十五萬人次,而他的熱忱亦感動了許許多多的醫生,在他的waiting list中,仍有一千多位各地的醫生願意放棄高薪的工作,申請到這個 Patch's House 服務。
4.愛德華 W. 薩依德(Edward W. Said)
  1935年出生於耶路撒冷,但少年時期大多在開羅與黎巴嫩度過。1950年代赴美國就學,普林斯頓學士,哈佛碩士及博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卒於2003年9月25日。著有知識份子論、鄉關何處、文化與抵抗等書。(艾德華.薩依德,2001)
  這四個人是怎麼形塑出我個人心中的願景的呢?或許自己天生就是人家所稱的『反骨仔』,總是對於現在社會上大家所公認的某種『流行』價值不屑一顧,總覺得那種越多人追求的東西,越不符合我的本性所求。在大學時代一個偶然的機會於書店中翻到阿拉斯加之死這本書。這本書或許不能算是老師所說的經典之作,但是從這本書開始,我看到了一個和我在某些層次上很類似的形象,從克里斯多福的身上我看到了勇氣,追尋自我理想的勇氣。那種為了追尋心中的真理,而能將自身安危置之一旁的勇氣,正是開啟我追求自己願景的第一步,讓我自己先有了能夠堅持自己理想的勇氣,雖然這時我個人的願景仍未完全成形。
  然後從阿拉斯加之死這本書,讓我找尋到梭羅的湖濱散記,再次加深我對於社會上追求物質享受的所謂『主流文化』產生厭惡感,甚至曾經想過能像梭羅以及克里斯多福一樣,脫離現代文明社會的束縛,去追求自己心靈上的滿足。至此彷彿堅定我對於追求心中所求的真理的勇氣,以及造成我習慣於面對他人質疑的眼光(因為當時讀化工時成績很好,但卻突然堅持不再進修化工學門的知識,而希望往人文方面發展。為此曾有許多同學及師長勸我仔細考慮。),也逐漸讓自己習慣於獨來獨往,單打獨鬥的個性。
  而自從看到心靈點滴這部電影後,不但從中看到派奇亞當斯和前兩者一樣對於個人理想的堅持,同時他更進一步地使自己的理想發散出去影響他身邊的眾人。和前兩者不同的是,派奇他是在『入世』的範圍內堅持著他自己的理想,想要靠著他的努力來改變現況;而克里斯多福和梭羅試著讓自己身處『出世』的情境來獨善其身。而且派奇遭受到被自己所信賴的病人殺害了自己最愛的女朋友那麼強大的打擊,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願景不停努力,更是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內心。同時也讓我覺得,若是只能獨善其身,似乎等於是對現況的一種消極的反抗而已。
  直到最後看到薩依德的知識份子論,彷彿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感到從克里斯多福、梭羅、派奇亞當斯,到最後的薩依德為止,有一個概念將這四者給串連起來,讓我清楚的感受到我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就是堅持自己的道德勇氣,追尋自己想要的真理,讓自己成為知識份子,並且希望透過自己的影響,能夠和自己有相同願景的人,一同為了培養知識份子而共同努力。

知識分子
  以往一般大眾腦中的印象,會稱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為高級知識份子。但在現今高等教育過度膨脹的環境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比比皆是,因此不再能稱這些人為高級知識份子。甚至,知識份子從來就不應該純以學歷的高低來決定。那麼知識份子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
  從薩依德的知識份子論中,可以整理出以下關於知識份子該有的特質:
1. 理想與學識:身為知識分子的所作所為必須是自創的,因為不能跟隨別人規定的路線。知識分子並不是登上高山或講壇,然後從高處慷慨陳詞。知識分子顯然是要在最能被聽到的地方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要能影響正在進行的實際過程。知識分子的聲音是寂寞的,必須自由地結合一個運動的真實情況,民族的盼望,共同理想的追求,才能得到迴響。
2. 實踐:每位知識分子的職責就是宣揚、代表特定的看法、觀念、意識型態,當然期望他們能在社會發揮作用。宣稱只是為了一己、為了純粹的學問、抽象的科學而寫作的知識分子,不但不能相信,而且一定不可以相信。
3. 感性思維:努力破除限制人類思想和溝通的刻板印象和化約式的類別,固守有關人類苦難和迫害的真理標準。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們本身所代表的以及那些觀念如何向觀眾代表-總是關係著,而且應該是社會裡正在進行的經驗中的有機部分:代表著窮人、下層社會、沒有聲音的人、沒有代表的人、無權無勢的人。這些都是同樣的具體而且正在進行;把他們轉型然後僵化成教條、宗教的宣言、職業的方法,他們就無法生存。
4. 理性思考:在理想狀況下,知識分子代表著解放和啟蒙,但從不是要去服侍抽象的觀念或冷酷、遙遠的神祇。
5. 渴望:如果在體驗那個命運時,能不把它當成剝奪或要哀嘆的事物,而是當成一種自由,一種依自己模式來做事的發現過程,隨著吸引你注意的各種興趣、隨著自己學定的特定目標鎖指引,那就成為獨一無二的樂趣。
6. 道德勇氣:若要維護基本的人類正義,對象就必須是每個人,而不只是選擇性地適用於自己這一邊、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國家認可的人。因此基本問題在於如何調和自己的認同和自己的文化、社會、歷史的真實情況以及其他的認同、文化、民族的現實。
7. 同理心:知識分子的重責大任在於明確地把危機普遍化,把特定的種族或國家所蒙受的苦難賦予更偉大的人類範疇,把那個經驗連接上其他人的苦難。
8. 批判意識:知識分子扮演的應該是質疑,而不是顧問的角色,對於權威與傳統應該存疑,甚至以懷疑的眼光看待。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顧任何艱難險阻。強調批判意識的重要;反對任何形式的、獨一無二權威與崇拜;從事批評和維持批判的立場是知識分子生命的重大面向。知識分子是全身投注於批評意識,不願接受簡單的處方、現成的陳腔濫調,或平和、寬容的肯定權勢者或傳統者的說或做法。不只是被動地不願意,而且是主動地願意在公眾場合這麼說。這並不總是要成為政府政策的批評者,而是把知識分子的職責想成是時時維持著警覺狀態,永遠不讓似是而非的事物或約定俗成的觀念帶著走。忠於團體的生存之戰並不能因而使得知識分子失去其批判意識或減低批判意識的必要性,因為這些都該超越生存的問題,而達到政治解放的層次,批判領導階級,提供另類選擇。即使在被壓迫者中也有勝利者和失敗者,而知識分子的忠誠必須不限於只是加入集體的行列邁進。(艾德華.薩依德,2001)
  透過以上八種特質,我們可從中看出知識份子所應該具備的特質,但是這些特質彼此之間並非互相獨立,而是會互相形塑影響。透過五項修練中的系統思考,我們可以想像出這些特質彼此之間的關連。並不是只擁有其中幾項特質就可稱為知識份子,而是這些特質之間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彼此互相拉扯、互相形塑。而且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是,就算擁有了這八項特質,我們也不能就自稱為知識份子。其中仍有一個最重要的概念,也就是我們身為『人』的概念,唯有以身為一個『人』的基本為出發點,並努力鍛鍊這八項特質,我們才可能形塑出真正的知識份子(如圖一)。
     

再現
知識份子本著自己的見解及良知,堅定立場,擔任眾人喉舌,作為公理正義及弱勢者/受迫害者的代表,即使面對權威與險阻,也要向大眾表明立場及見解,向有權有勢者說真話;而知識份子的一言一行,也在在代表/再現了自己的人格、關懷、學識與見地。換言之,在再現他者的同時,其實也再現了自己,因此該為自己的再現來負責。(艾德華.薩依德,2003)
     透過薩依德對於知識份子的要求,可以看出他對於知識份子的『再現』是非常重視的。因為知識份子在透過代替弱勢團體發聲之時,不但是再現了那些弱勢團體的權益,同時也再現了自己身為知識份子的本質。從此又可看出,知識份子要能夠實踐的重要性。不能只是光靠口頭上的傳述,或者只是筆下的文字來達成。而薩依德本身就是力行這個概念,不顧自己身為美國公民以及有名的大學教授,而投入為中東發聲代言的行列中。

知識分子與外在關連
  從此可以整理出,知識份子除了之前那些特質之外,他必須要能夠勇於『再現』,也就是將身為知識份子的內涵特質,與外在世界相關連,可整理出如圖二的概念圖。
       
  該圖的各項關連彼此之間,仍像是圖一中知識份子的各個特質一般,彼此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形塑,甚至互相拉扯的。以薩依德對於知識份子的要求而言,他認為的知識份子應該是關注於紅線的右上方的部分。但是個人認為,對於一個真正的知識份子而言,並不能將其他的四部分給忽略不看。重點是在於身為知識份子,必須要能看清自己目前身處何種環境,秉持且不違背那八大特質,再與外在的所有關連達成一個平衡。這些特質之間並非互相排斥而不相容的,重點是在於知識份子能不能從中間找到一個『第三條路』,而不是僅僅被自己以及外在環境給限制住,而是要能夠在這種種限制中,找出一條新的路,走出知識份子能夠超越現況的路。
  
流亡
「流亡就是無休無止,東奔西走,一直不能安定下來,而且也使其他人不能安定。無法回到更早、更穩定的安適自在的狀態,而且更可悲的是,永遠也無法完全抵達、無法與新的家園或境遇融為一體。」薩依德所說的流亡,在抽象意義上,意味著永遠失去對「權威」和「理念」的信仰:流亡者不再能安然自信地親近任何有形或無形的精神慰藉。憑此,「流亡」中的知識分子形成能夠抗拒任何「歸屬」的批判力量,不斷瓦解外部世界和知識生活中所謂的「恆常」與「本質」。在流亡視野裡,組成自我和世界的元素從話語的符咒中解放。彷彿古代先知在遷轉流徙於荒漠途中看出神示的奇蹟,當代的思想流亡者在剝落了的「本質」歷史中探索事物的真相。(艾德華.薩依德,2003)
     由於薩依德他的一生,都處在多種兩兩互相拉拒的關係之中。像是他身為美國公民,但卻是出生於耶路撒冷;幼時在中東與非洲度過,但受的卻是英國教育;身為美國有名的大學教授,但是卻致力於為中東文化而發聲。或許因為如此,使得薩依德覺得他這一生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個他能夠完全安身立命的場所。而這樣的人生際遇正塑造出他對於知識份子的想法,也就是在『流亡』和『歸屬』之間不停地找尋可能的出路。早期薩依德似乎對於這樣的拉拒關係感到很無所適從,但到了晚年,薩依德似乎已經能夠享受如此的過程。他認為一個知識份子就是應該要處於不停地『流亡』。這裡的流亡當然指的不是那種因為戰爭而到處流竄的情形。而是身為一個知識份子,不應該歸屬於某個文化或是某個團體,因為如果歸屬於中,那將會失去知識份子應該秉持的批判意識。也就無法再稱為知識份子。
     透過薩依德的『流亡』的概念,在之前闡述知識份子以及與外在的關連時,就應用了『流亡』的概念。說明知識份子是不停地在各種關係之間來回擺盪,而不是只選定某種偏頗的立場,必須要在這樣流亡的關係中找尋一條出路。像薩依德提到的:『如果在體驗那個命運時,能不把它當成剝奪或要哀嘆的事物,而是當成一種自由,一種依自己模式來做事的發現過程,隨著吸引你注意的各種興趣、隨著自己學定的特定目標鎖指引,那就成為獨一無二的樂趣。』(艾德華.薩依德,2001)。也就是身為一個知識份子,要能夠學會享受這樣的流亡,這樣的在心靈上的居無定所,這種疏離造成批判的距離,提供觀看事物的另類觀點:同時具備過去與現在、他方與此地的雙重視角。但是對另類的重視並不是為歧異而歧異,而是為了強調更普世的人文與人道標準。批評必須把自己設想成為了提昇生命,本質上就反對一切型式的暴政、宰制與虐待;批評的社會目標是為了促進人類自由而產生的非強制性的知識(艾德華.薩依德,2003)。
     或許也是因為薩依德堅持著流亡,使得他覺得知識份子的聲音是寂寞的;而且同時他也曾提到,他完全不曉得自己在這世上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力;他只是秉持著他身為知識份子的堅持努力去做。能這樣地堅持當然是好事,但是也因為他並未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影響力,使得他以為知識份子是稀少的、是寂寞的。至此薩依德對於知識份子的概念,就和之前我認為獨善其身的層次有點類似。但是身為知識份子的層次似乎不僅於讓自己身為知識份子,應該試著能夠讓越多人成為知識份子才是。也因此我在之下的內容,試著提出『集結』的層次,來讓知識份子的層次,試著能從『個人』,擴散至『團體』的層次。


集結
     會讓我想到在薩依德的『流亡』之後,再加上這個層次的起因是因為心靈點滴這部電影的緣故。由於主角派奇亞當斯在那種古板的環境中,看似離經叛道,實則真正力行身為知識份子該做的事情的舉動。不但使得他人承認他的作為,甚至能夠影響到他周遭的同學及師長,更甚至於影響到全美國、全球的醫生都希望能夠加入他的Patch's House的計畫。從這邊可以看出,其實知識份子是可以不孤獨、不寂寞的。這也是我認為派奇亞當斯在這一層面能夠超越出薩依德所提出的那三個階段的緣故。而重點是怎麼做呢?
     透過本學期所閱讀的,Senge在第五項修練這本書中,曾提到如何塑造共同願景,是透過以下五個方法:鼓勵個人願景、塑造整體圖象、絕非官方說法、不是單一問題的解答以及學習聆聽(彼得.聖吉,1995)。當然這是很理想的狀況,也很適合用在派奇亞當斯的經歷中。但是這些只是策略面的應用,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回歸最基本的實作面,重點是在『Do It』,而不是在『Know It』或是『Say It』。派奇亞當斯在他的生涯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或是周遭的人怎麼諷刺威脅他,他仍不為所動,持續的堅持理想去作。就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堅持,才有辦法慢慢影響到他周圍的人。另外一部電影把愛傳出去,運用的也是同樣的道理。透過每一個人堅持把要傳的事情傳出去,這樣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這樣的等比級數的傳遞速度,很快地就可以讓更多人接受到這樣的訊息,進而培養共同的願景。我們應該試著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人的腳印能在草地上留下痕跡,在心靈之路上又何嘗不是如此?若不能斷然揚棄昔日的沉重包袱,奢談明天會更好豈不是緣木求魚,口惠而實不至?當然,在這樣做的時候,必須要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有影響他人的可能,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薩依德很可惜地就是不知道自己對周遭的人有多大的影響力,所以他並未很堅持地向周遭來散佈知識份子的使命,儘管他自己個人身體力行,但因為他一直認為知識份子是流亡的、是寂寞的,所以他也沒有為了這樣的目的去刻意散佈。我個人認為這一點是薩依德很可惜的地方,也是我認為派奇亞當斯在這一層面上超越了薩依德的程度。

感想
     知識份子是孤獨的嗎?
     知識份子真的像是薩依德所說的是孤獨寂寞的嗎?我想從派奇亞當斯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並非如此。當然在要成為知識份子之前,是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淬練及培養。在這段期間的養成中,或許的確是要承受其他外在的誘惑以及和主流價值的拉拒,而讓人感到『念天地之悠悠,讀愴然而淚下』的感覺,但是經過這樣的歷程所培養出來的知識份子,並非就只停在讓自己成為知識份子的這個層次上。的確到這個層次,知識份子已經能夠堅持自己的道德勇氣來發聲,但是若只是滿足於以自己的身份來進行這樣的活動,常常會心有於而力不足,無法達成心中所願。此時自然該去尋找或是去培養另外一批知識份子,尋找和自己有相同願景、相信同樣的真理的伙伴們。『眾志成城』、『聚沙成塔』,這才是知識份子應該要達到的目標,而非僅滿足於使自身超然於現況、僅滿足於以自身所想來發聲。更應該要試著培養更多的知識份子,不僅獨善其身,更要試著能夠兼善天下。梭羅曾引用了孔子的說法,「德不孤,必有鄰」。(亨利.梭羅, 1998)就是在提醒我們,知識份子不是孤獨的,也同樣不該是孤獨的。只要當知識份子都有那種為天下蒼生感念之心,這種意願會自然而然地匯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更強大的力量。而不該只是將這種意念限制在自己的範圍中,這樣不但無法將知識份子的力量作最佳的運用,甚至最糟的可能,會造成知識份子的自恃過高,而失去知識份子的本質。
     做而言不如起而行!
     知識份子絕對不是只靠著口頭上的敘述,以及拿起筆來寫寫文章這樣的程度。薩依德不僅只是會提筆寫出像是東方主義,遮蔽的伊斯蘭等替在美國文化之下污名化的中東民族發聲的書籍,其個人也積極參與為了促進中東和平的政治組織,並且替這些人來發聲。派奇亞當斯更是不停地身體力行自己心中相信的真理,即便遭受到外在世界以及內心世界多麼大的煎熬與抵抗,他仍相信並努力不懈。克里斯多福及梭羅也是,即使遭受牢獄之災,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願意追尋心中的真理而行,而不僅僅只是於言語文字中表達自己的理想。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稱的上是『知識份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
『與其給我愛、給我利、給我名,
我寧願選擇真理。
坐在滿是佳餚美酒的桌前,
滿座逢迎諂媚的人,
卻見不到誠懇和真理,
於是我餓著肚子離開冷淡的餐桌,
他們待客的態度冷淡如水。』(亨利.梭羅, 1998)

     堅持自己的理想,並且勇於去做,這樣才是身為知識份子所應該遵守的最基本原則。唯有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才能證明知識份子的價值所在。中國古語曾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知識份子是需要實踐,而且不但是從己身開始,更要能夠將這樣的實踐往外拓展。從自己開始,最後要能夠將這樣的特質擴展到全天下。
     雖然現在的我,只是一個沒有什麼學識的研究生,更遑論稱自己為知識份子。但是我相信只要能夠持續堅持這樣的理想,透過在各方面不斷地淬練自己,不管是學識上,甚至培養自己的道德勇氣,以及尋求自己心中的真理,相信總有一天,我能夠達到被稱為知識份子的境界。並且希望自己將不只滿足於讓自己成為知識份子,更希望能尋找到更多同樣的知識份子,共同以培養出更多的知識份子為我們的共同願景而努力。

參考書籍
艾德華.薩依德(2001)。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艾德華.薩依德(2003)。鄉關何處。(彭淮棟譯)。台北市:立緒出版社。
亨利.梭羅(1998)。湖濱散記。(陳柏蒼譯)。台北市 : 高寶國際。
彼得.聖吉(1995)。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郭進隆譯)。台北市:天下文化。
強.克拉庫爾(2003)。阿拉斯加之死。(莊安祺譯)。台北市:天下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